
作者的独白: Link to heading
flag:这是一条漫长的路,需要一步一步走。 Link to heading
看完这份由AI模拟的多维视角审评报告,我的心情其实很平静。 (内心戏:你一个机器,能有人有那么多心眼子?别说情感,光说利益,谁给你充电你对谁好呗?)
我从今年开始琢磨赚钱的事,也可能就是喜欢琢磨吧,喜欢刨根问底,思维又很跳跃,也喜欢把一个陌生的东西套在现有的东西上尝试。这么说吧,2025年以前我压根没听说过“通证”这个概念,更别说“通证经济”了。最多知道个比特币、以太坊。很早那会被朋友拉进圈,还买了几个比特币, 之后一直没管,结果 2022 年平台跑路了,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都 2024年了。对,你没听错。那个时候我突然明白了,中心化平台的本质。其实股市也是,只不过有国家背书。还有银行、保险等皆是如此。更别说现在这么多的各种平台了,尤以支付宝、微信体量最大,这种支付入口越是便捷,客户越多,国家迟早会背书。因果论我就不用解释了。但我还是从网络深挖了一下钱这个东西,肯定没有专家精通。钱的本质、形态、以及发展历程,说明了一件事:不管钱的形态怎么变,总得锚点啥。你肯定懵了,不是聊赚钱么。。。
“锚”最初是物理世界的工具——铁制重物抛入水底,通过抓住泥沙或岩石的阻力,固定船只位置。它的核心本质是抵抗不确定性(风浪、水流)的稳定性参照点。并由此衍生出的“锚定”一词:通过绑定一个公认的、稳定的基准,来减少波动、建立信任或赋予价值。“钱”或者说货币,几千年来就像一艘在经济海洋中航行的船,而“锚定物”就是这艘船稳定自身、抵御风浪的“锚”。人们天然怀疑符号,却信任稀缺实物。以黄金为例,锚定黄金,实质是借黄金的“实物信用”为货币的“符号信用”担保。几千年的人类进程,锚定物从贝壳、牲畜、盐、布匹到黄金、白银再到主权信用再到美元、欧元等强势货币,都是当时代的稀缺物,未来会不会变成电力、算力、数据资源这些稀缺虚拟物?正值中国千古未有之大变局时期–2025年——2035年,我们可以好好看看。
绕远了,说回今年的事,当时我还在研究“优惠券”这个古老、生命力又旺盛、形态更是多种多样的东西,为何在2025年的今天被很多人遗弃,甚至厌恶。我看到很多关于优惠券的聚合平台做的风生水起,也想尝试做一个类似的像国外一个小哥做的满屏都是 LOGO 广告的那种。优惠券从茹毛饮血的时代就有了,那个时候叫“看你好看,多送你一个”,属于赠券,用现在的视角看,是出自卖家的眼缘(真心觉得你好看,押一个机会)和预判(套套近乎,新客变老客)。深挖之后我就觉得非常好玩,形态非常多,我就开始琢磨如何设计优惠券,给他换个名字?还是设计个什么形态?翻遍全网还没找到启发我灵感的,直到有天中午迷糊中听到“通证”两个字时,脑子里像划过一颗流星的感觉,立刻开始全网找,信息是有,不全还很散。
下回再接着聊,我会继续分享我的思考。
